一、建设背景
 随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,公共课教学部(体育部)跟紧学校“双高”建设步伐,在学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,落实“五育并举”,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确立了“一中心两重点七基础”的学校体育工作建设体系,即以“培养身心健康和能实现体育价值转换的人才”为中心的工作目标,以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为重点的工作任务,以体育教学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、阳光体育竞赛活动、体育社团、运动队竞训、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和服务社会为基础的工作内容。
 二、主要做法
 1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,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
 
 课程设置与国家政策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相结合。大力推进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课程体系”和“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课程建设。将我校体育课程与职业能力和文化自信培养相结合。落实“三教”改革,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,提升教师教学能力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,使学生掌握1-2项锻炼身体的体育技能,学会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,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运动习惯。
 2、全面贯彻落实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。
 
 每年按要求完成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任务,编制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报告,对全校、各二级学院、各年级、各专业、各班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。摸清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变化规律,制定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方案。
 3、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,建立常态化联赛机制。
 
 
 全面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,搭建学生魅力展示平台。自新生入学开始,定期组织开展多项校级体育赛事,形成常态化的联赛机制,贯穿全年。
 4、加强体育社团建设,优化体育社团管理。
 
 坚持面向全校学生组建不同项目体育社团,为学生搭建喜爱项目的交流平台。实行公共课教学部(体育部)统筹——社团指导教师指导——学生会体育部、社团管理部管理——团员监督的四级联管制度。在相应教师的指导下,期初制定社团活动计划,期中期末进行项目考核,期末形成活动总结。社团活动定时定点,每天进行监督查岗,填写社团活动督导日志,期末存档备查。
 5、打造财职特色运动代表队,发扬财职体育精神。
 
 加强学校运动代表队建设,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。成立或重组了跳绳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啦啦操、健美操、街舞、民族舞、男女篮球8支校队,积极组织运动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9项,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 6、发挥高校职能,积极服务社会。
 
 通过承办、协办各项社会体育竞赛活动,充分发挥我校服务社会的职能,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机会,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。体育教师发挥专业特长,积极参加社会体育竞赛组织和服务工作,为社会体育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 三、成效成果
 1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。
 
 
 教师团队在云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个人一等奖、个人二等奖和团队三等奖各1项;教师参加培训获橄榄球国际教练员、羽毛球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、省级教练员证书。
 2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提升。
 
  
   
    年度  | 
    测试人数  | 
    优秀  | 
    良好  | 
    及格  | 
    不及格  | 
    及格率  | 
   
   
    2021  | 
    7742  | 
    25  | 
    594  | 
    6020  | 
    1103  | 
    85.75%  | 
   
   
    0.32%  | 
    7.67%  | 
    77.76%  | 
    14.25%  | 
   
   
    2022  | 
    8814  | 
    40  | 
    1106  | 
    6793  | 
    875  | 
    90.07%  | 
   
   
    0.45%  | 
    12.55%  | 
    77.07%  | 
    9.93%  | 
   
   
    2023  | 
    10034  | 
    69  | 
    1599  | 
    7498  | 
    868  | 
    91.35%  | 
   
   
    0.69%  | 
    15.94%  | 
    74.73%  | 
    8.65%  | 
   
  
 
 
 三年来,尽管我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,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优良率、及格率明显提升。
 3、群体性阳光体育活动蓬勃发展。
 
 
 创新群体性阳光体育活动模式,每年9-10月开展“迎新杯”篮球赛,10月学生乒乓球比赛,11月冬季田径趣味运动会、啦啦操比赛,12月跳绳锦标赛,4月“新生杯”拔河赛、学生羽毛球比赛,5月“五四杯”排球赛、“职教周”体育标兵评选活动,6月“财苑杯”篮球赛,做到“周周有活动,月月有主题”。
 4、体育社团深受学生喜爱,日常活动有序开展。
 

 面向全体学生,建立多项目体育社团。至2023年,共成立13个体育社团,社团成员2000余人,年活动次数600余次。
 5、运动竞技水平不断提升。
 
  
   
    
     队伍名称  | 
     赛事名称  | 
     金  | 
     银  | 
     铜  | 
     4-8名  | 
    
    
     跳绳队  | 
     2021年云南省校园跳绳锦标赛  | 
     22  | 
     9  | 
     2  | 
     8  | 
    
    
     跳绳队  | 
     2022年云南省校园跳绳锦标赛  | 
     6  | 
     7  | 
     2  | 
     6  | 
    
    
     跳绳队  | 
     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(2022)  | 
     2  | 
     11  | 
     13  | 
     4  | 
    
    
     羽毛球队  | 
     2023年云南省青少年校园羽毛球总决赛  | 
     
  | 
     1  | 
     
  | 
     3  | 
    
    
     乒乓球队  | 
     2023年云南省青少年校园乒乓球总决赛  | 
     
  | 
     2  | 
     
  | 
     3  | 
    
    
     街舞队  | 
     云南省第二届大学生操舞比赛(2023)  | 
     1  | 
     5  | 
     1  | 
     1  | 
    
    
     民族舞队  | 
     云南省第二届大学生操舞比赛(2023)  | 
     1  | 
     4  | 
     3  | 
     3  | 
    
    
     健美操队  | 
     云南省第二届大学生操舞比赛(2023)  | 
     
  | 
     
  | 
     3  | 
     
  | 
    
    
     篮球队  | 
     第26届中国大学生CUBAL三级联赛云南选拔赛(2023年)  | 
     
  | 
     
  | 
     
  | 
     1  | 
    
   
  
  
 
 
 
 6、频繁服务社会,获得协会、行业及周边社区好评。
 
 
 2022年11月,我部教师担任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羽毛球比赛项目仲裁;2023年3月,部门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、准者体育联合举办了CUBAL篮球文化推广校园行系列活动;9月,协办红云街道办事处开展2023年“迎中秋、庆国庆”群众文体活动暨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示范活动;协办云南省财政厅会计师行业气排球比赛暨团建系列活动;10月,承办2023年云南省“李宁杯”校园羽毛球比赛(北区);2024年1月,部门教师参与制定云南省学生体育协会校园羽毛球初级、中级、高级教练员资格培训考核标准。
 撰稿:方  润
 初审:李成林
 终审:段淑芳